2020年12月1日20时,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张文良教授应邀在腾讯会议室举行题为“《大乘起信论》与‘大乘’观念的嬗变”的线上学术讲座。这次讲座为8858cc永利皇宫登录人文思跃系列讲座之一,由8858cc永利皇宫登录助理教授甘沁鑫主持,8858cc永利皇宫登录吕鹏志教授、赵川老师、吴杨老师及来自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8858cc永利皇宫登录、新加坡佛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师生250余人参与了本次讲座。
张文良教授首先介绍了对《大乘起信论》题目中的“大乘起信”的多元解释,指出从结构上分析,这四个字至少有三种可能的解释:让众生生起“大乘”之信心,“大乘”是“信”的修饰语;让众生生起对于“大乘”之信心,“大乘”是“信”的对象语;“大乘”让众生生起信心,“大乘”是“信”的发起因。
接着,张教授关注到大乘(Mahāyāna)的音译词“摩诃衍”,具体分析了真谛所译《大乘起信论》中除标题之外的三处“大乘”,七处“摩诃衍”,并考察了《大乘起信论》中的“摩诃衍”与《胜鬘经》等经论中“摩诃衍”的关系。
最后,张教授探讨了《大乘起信论》中的“摩诃衍”与中国佛教中的“大乘”的关系,指出:“从《大乘起信论》的“摩诃衍”和“大乘”概念的并用,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六世纪中叶,“大乘”概念的内涵还是多义的,尚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统一的“大乘”概念存在。但经过南北朝佛教的集大成者、隋代净影寺慧远在《大乘义章》中的阐释,“大乘”与“摩诃衍”概念区分开来,“大乘”作为与“小乘”相对的概念基本固定下来。之后的“如来藏”思想不再通过“摩诃衍”的概念来表达,而是直接以“如来藏”概念来表达。由此之故,后世的《大乘起信论》的注释者逐渐忽略“大乘”一词原本具有的多元内涵,将其解释为一般意义上的“大乘佛教”。这些解释阻碍了我们正确把握《大乘起信论》中的“大乘”的原意,不利于我们认知《大乘起信论》作为如来藏系统论书的性质。”
讲座结束后,张文良教授就中国佛教的大小乘观、《大乘起信论》的作者问题和参与讲座的学者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