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教育导报】在平仄押韵中找回真实生活——走进8858cc永利皇宫登录教师沈如泉的诗词写作通识课

作者: 日期:2018-06-15 14:38 点击数:

沈如泉的通识课《古诗赏析与写作》,是从一首自己创作的五言律诗开始的:《蒸酸菜包子》庖丁刀起落,菜粒散如冰。出泪葱花呛,勾涎肉末凝。薄皮同世味,酸馅过诗僧。灶下中郎将,功成且自矜。

学生看完,不由得大乐,觉得既好玩,又奇怪:这也叫诗吗?沈如泉一本正经地解释道,这首诗有主题,里面还藏着典故,也讲究了平仄押韵,如何算不上诗呢?听罢,学生纷纷点头,生出一些对老师的敬佩来。这门课顺顺利利地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了起来。

接下来课怎么上?会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记者采访了这门课的授课者,8858cc永利皇宫登录副院长、中文系副教授沈如泉,以及他的学生们,通过这门课的故事,展现关于古诗词的通识课程从哪里开始、到哪里为止的一种可能。

平时,沈如泉喜欢在微信朋友圈写点诗,多是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他的教学方向主要是唐宋文学研究。执教《古诗赏析与写作》这门课,属于一次“突发事件”。原本上这门课的老师外出访学,只好请沈如泉代上一学期的课。对于诗词写作教学,沈如泉心里并没谱。

但既然接手了,就要认真对待。为此,他做了不少准备,包括自己多练习写诗。正式开课前,还要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从哪里开始?

此前带研究生时,学生曾要求学一下如何写古诗,沈如泉搜罗了一堆例句,来教大家写。“后来发现这样学不对,学生们写是写出来了,但一点也不鲜活,就像一幅临摹画,没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沈如泉意识到,这样教,学生是学不好的,得另想办法。

“以前,我们总是习惯从名家名篇开始,比如‘李杜’的作品,实际上,一来就定这么高的标准,学生没法有信心。”沈如泉不由得想到自己,“给学生定一个低点的标准,比如,让学生认为‘我能达到老师那样的水平’,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于是,第一节课,沈如泉就给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蒸酸菜包子》,也就有了前文描写的那一幕。

解决了“从哪里开始”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到哪里为止。选这门课的多是理工科学生,古诗词几乎是“零基础”。这门课主要教以绝句和律诗为主的近体诗写作,技巧上,做到分辨平仄、押平水韵就可以了。但是,作为一门通识课,它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平仄押韵”吗?

沈如泉不这样认为。他说,现在,不少在校大学生只埋头于知识学习,却疏离了真实的生活,缺乏好奇心。课堂上,学生都不喜欢提问了,或问不出出人意料的问题,只在乎“老师,期末怎么考?”

“大学是要培养完整的人,除了掌握专业技能,还要有情感、价值观等关于生活的认知、感受。”沈如泉说,这门课的最终目的不应是学生能按照格律、技巧写出工整的古诗来,而是让学生学会观察、留意生活,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从生活开始,回到生活中去

实际上,第一节课的《蒸酸菜包子》一诗,就奠定了这门课的基调——生活化。“写诗请从生活始”,这正是沈如泉上这门课的教学主张。

沈如泉爱做饭,自称“灶下中郎将”。在这门课上,他还作过一首《饼汤诗》:晚烙葱花油卷饼,还将绿豆煮清汤。饼非虚画真能饱,汤似禅心一片凉。

受到老师的影响,学生们都放下了顾虑和担心,纷纷练习以生活为素材来写诗。电气专业学生冀梦齐有感于夏蚊猖獗,作了一首《夏日蚊帐不可缺》:闲看春花去,忽恐夏蚊来。难眠网上看,蚊帐淘宝逢。

渐渐地,学生会在诗文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一天,沈如泉拍了一张路边野花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并配文“《咏草》:我们也是花,奈何没人夸。”邀请大家续写后两句。一会儿,就有学生在下面回复:“纵然没人夸,也要自在发。”接下来,续写的人越来越多,“不夸更自在,免得被人掐。”“掐了也不怕,来年发新芽。”“管侬夸不夸,自不减芳华。”……

这样的反应令沈如泉感到高兴,续写的那些诗句大有“立意”之感,说明学生已经投入进来,将生活、所思所想与这门课的学习结合了起来。

兴趣一来挡不住,学生们不断进行着新的尝试,机械专业学生陈浩宇还写起了词——《相见欢·懊恼》:高数挂了重考,太苦恼。无奈夜来预习,早迟到。精读题,细分析,所知少。师言明年重修,只道好。

为了让写诗变得更“简单”,沈如泉和学生一起尝试了一款APP,可以在线检测平仄、押韵是否正确等“技术问题”,还可以保留痕迹,供点评、反思之用。“现在提倡‘无手机’课堂,但我的课反而鼓励学生用手机。将现代化技术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能解决实际问题,何乐而不为?”沈如泉说,APP能解决学生在词汇、韵脚、平仄方面的问题,提高他们练习写作的兴趣。

一学期结束后,这群学生都学会了作诗,开始用作诗的方式记录生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唐嘉鑫说:“我一个工科生,也学会了写古诗,课程结束后,也还在写,觉得自己的人设变得‘高大上’了许多。”以前,唐嘉鑫并不喜欢古诗词,只为了考试而学习,但沈老师的观点和做法影响了他,“学东西不一定都要有用,有时,就是培养一项爱好,多一种生活方式。”

师生共同成长是通识教育中应有之义

印象中,大学通识课一般是人数较多的“大课”,西南交大对课程教学作了系列改革,通识课也能实现小班化教学。《古诗赏析与写作》课只有30名学生,保证了教学效果。

“学的过程很重要。”一学期,沈如泉带着学生进行了9次创作,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增加难度。每一次学生交出作品后,沈如泉都会花二分之一左右的课堂时间进行点评,与学生一起讨论:这样措辞是否合适?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了吗?同时,这门课注重过程评价,对学生平时的作品进行打分,期末时对学生作出综合评价。

广告学专业学生何映雪说,这门课的互动性很强,老师将每位学生都照顾到了,而且教学方式灵活,内容有趣,“我一节课也没翘过。”

上课期间,班上建了个QQ群,学生们会在里面分享作品。课程结束后,一些学生成了诗词爱好者,仍会不时写点东西发到群里。沈如泉挺欣慰的,他看到了学生的变化。

沈如泉认为自己也有变化,“以前害怕讲古诗词写作,觉得自己写不好,怕丢丑。”那段时期,他常常不由自主地抓耳挠腮、咬文嚼字,只为写一首诗出来。教了一学期的《古诗赏析与写作》,他依然承认自己的“不专业”。学生也说,“回过头去看,发现沈老师写的诗也一般,他在这方面并不是专业的。”

但沈如泉很坦然,他认为,老师应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课程一同成长,与学生一同成长,“在这门课上,我与学生是同学的关系。师生共同成长是通识教育中应有之义。”

对于目前大学开设的通识课,沈如泉有一个比喻:通识课有如一盏路灯,只能照亮一段路,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需要不断有路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就像《古诗赏析与写作》这门课,它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所有学生写诗,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普及或能力迁移,它的目标更高,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培养,立足于全人的发展,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记   者:陈志敏

来   源:《教育导报》 2018年第61期(总第3198期) 第3版 研究版

原文网址:http://jydb.scedumedia.com/DocumentElectronic/doc-6166.html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