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3点,温州大学8858cc永利皇宫登录的王小盾教授应邀于x9501教室举办了以“上古中国人的用耳之道”为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8858cc永利皇宫登录中文系系主任段从学教授担任主持,刘玉珺、罗宁、周东升、余夏云、周芳、彭剑等老师与同学们一同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前,段从学教授介绍了王小盾先生的学术成就,谈到了他对王小盾教授研究方法的认识,并对他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及热烈欢迎。王小盾教授至今已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刊物《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十篇学术论文;曾荣获中国图书奖荣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以及上海、江苏、四川等省市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域外汉文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首席专家。他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音乐文学研究,二是中国早期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播研究,代表作有《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从敦煌学到域外汉文学》等。
此次讲座,王教授讲解了他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文章——“上古中国人的用耳之道”,并与在场师生分享了文章写作中的心得体会。王教授先将文章摘要分为九个要点进行解读,以便加强在场师生对文章的后续理解。他强调书本产生之前,听、说在交流和传播知识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上古时期听觉知识系统的存在及其表现。随后,王教授围绕以下六个问题展开关于“用耳之道”的讲解:为什么要讨论“上古”和“用耳之道”?对于上古人来说,耳朵和听觉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古人以哪一种感觉为知觉的中心?如何看待瞽矇的文化意义?听风察气实践有哪些理论表现?如何理解’音乐’和中国音乐的起源。
王老师指出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是随着人类的自我驯化——特别是耳的驯化——而产生的。“用耳之道”正是这种驯化进入自觉阶段的表现。一部文化史可以看作人类的发展史,也就是人类自我驯化的历史,从人的成长史看文化的发展史,了解上古中国人的用耳之道,可以为理解中国古代音乐和思想的初始性格和早期进程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对于上古人来说,耳朵和听觉的主要用途是规避风险,通神和听治。在文明产生初期,人们要依靠听觉来获得间接的信息、辨别黑夜中的危险。这时最重要的社会活动是各种神圣仪式,人们习惯在仪式场合运用声音同神交流,在他们看来,耳朵是同神灵相交通的器官。耳朵的另外一个用途是听政,处理社会事务。它的观念基础是耳用于辨别是非,上古人认为耳是通达心灵的器官,在书写尚不发达的时代,“听”和“说”既是处理各种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也是施行教育、传达思想的主要方式。
在此基础上,王老师还提出上古人用耳之道的基本原则是屏除耳蔽的观点。他们重视心耳相通,讲究排除干扰,重视辨别细微,讲究夜间用耳。他们甚至采取病目用耳的方式,培养了一批专事耳道的“瞽矇”队伍。瞽矇的声音实践包括以耳听风、以音律察气、吹律管听军声、发人声而听军声、吹律命名、观人气、以声音通钟、歌诗、候气等观测天地之气的仪式活动。这种听风察气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以“气”和“风”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包括“三才”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论、“听之以气”论、“同律度量衡”论、“乐从和”论等。这种历史悠久的用耳实践,促使形成专属于听觉的知识系统,即由气象学、历律学、诗学、度量衡学、阴阳学说和各种夜晚知识组成的系统。
最后,王老师简单谈了一下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上古中国人来说,最早的音乐是风,亦即来自大自然的节律之声,他们认为音乐是来自大自然的、能够用为事物度量的声音。对于中国音乐的起源,“乐生于音,音生于律,律生于风”是最好的概括。
在问答环节中,在场师生踊跃发言,王老师对现场师生关于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国音乐层级所提出的问题做了细致的解答。王老师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幽默风趣的语言,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令在场听众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