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7时,竹林书会成员于X8305进行《中国哲学简史》的读后交流与探讨。竹林书会负责人杜茂林以及书会其他成员参与了这次书会。本次书会的主讲人是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卫同学。
首先,张卫对《中国哲学简史》的作者冯友兰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一段视频对“什么是哲学”这一问题作出解答——哲学是介于神学与宗教之间的一门学科,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大家就书中提到的“未来哲学将取代宗教地位”这一观点展开讨论,大多数成员对此持否定的观点。张卫同学以“小孩子儿时的玩偶长大后难道就不再需要了吗?”为例,表示宗教的地位不可能被哲学所取代。
张卫同学重点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佛学的传入,佛学到禅宗的转变及禅宗的高度发展等等。张卫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和名家各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作了介绍。其中,张卫在讲到老子、庄子是偏向于神秘主义时,杜老师对其进行了反驳,道是逻辑上推理的必然,而非“神秘主义”。随后,杜老师以“白马非马”这一典例解释了“唯名论”和”唯实论”。他说:“观念中最好的社会是至大至善”。
在张卫对中国哲学进行总结之后,书会成员们进入了自由讨论环节。大家首先谈到阅读本书后的感想,然后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水,看水是山。”说明了哲学的三重境界。此外,大家对东西方哲学发展不同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其中,有人认为是受地域的影响:西方的海洋文明与中国的农耕文明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认识不同,但也有人认为中国也是临海国,也有海洋文化。
最后,杜茂林老师和大家商讨了下一期的内容与讲解者后。本期交流会至此告一段落。